超融合服务器与传统服务器的区别(超融合服务器三大品牌)

什么是超融合?超融合一体机有什么好处?

一、什么是超融合?有什么优势?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先提及超融合替代的产品:传统IT架构。

通过国外的Nutanix、VMware(vSAN),中国的SmartX等超融合厂商的案例描述中看到,他们所替代的产品大量的是老牌存储厂商EMC、HDS等公司的存储产品。

所以,用户采购超融合并不必须替换原有的服务器品牌(比如Dell)或者虚拟化品牌(比如VMware),只有存储(比如EMC)是一定需要替换的。

所以最重大的区别是存储架构不同,超融合使用的是分布式存储,它可以很好地基于X86服务器构建一个易扩展、高可靠的存储资源池,这是超融合的基础,也是核心技术点。

传统IT架构与超融合架构的区别与对比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物理融合及管理融合: 超融合架构把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进行了融合,并且搭载在统一管理平台上进行维护;而传统架构则是全部分离的。

存储架构: 超融合采用分布式存储,传统架构使用集中式存储。

网络: 超融合使用万兆以太网,而传统架构多使用光纤交换机。

可靠性方面: 可以看出可靠性方面,超融合架构的优势非常大,但其实这里的优势都是分布式存储本身应该具备的。

性能方面: 超融合在性能方面的架构优势非常明显,当然代价就是消耗计算资源,所以计算资源的消耗是检验超融合专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扩展性方面: 超融合的架构是扩展能力强,扩容简单快速,系统复杂度不会随扩容增加而增加。

部署运维方面: 相对传统架构,超融合布局,维护简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智能运维。

二、超融合一体机有什么好处?

超融合一体机是指厂商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自身的产品策略,为用户提供的开箱即用,一体机化的交付方式,一体机包含了软件和 厂商选定并适配的 x86 服务器。

可见开箱即用,一体化交付是其最大优势。在简化部署、维护,以及可用性,可靠性等方面优势更明显。

具体如下:

1) 简化了部署,加快了业务上线时间

以前企业在部署自己的IT系统时,往往需要采购不同的设备,安装调试过程比较长,甚至会影响业务的上线时间。

有了超融合一体机,企业只需要购买一台这样的产品即可,安装和调试过程非常方便,大大简化了部署难度,加快了业务的上线时间。

2) 降低了运维难度和成本

以前公司有多少种不同的硬件设备,就需要多少个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采用超融合一体机后,系统管理难度降低,一个技术人员就可以轻松搞定,降低了运维的难度和成本。

3) 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超融合一体机在设备故障方面要低很多,即使出现问题,解决起来也相对比较简单和快速,这就很好的提高了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 节省了开支

相对于多台设备组成的IT系统的采购价格而言,超融合一体机的售价会低很多。

三、联想超融合一体机怎么样?

2019 Gartner 中国超融合厂商竞争格局报告,列举了包括SMARTX在内的近十家国内超融合厂商,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参考。

浪潮超融合和华为超融合区别

都是国产平台,各有自己特色,两个类似。

超融合是技术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并适应市场而出现的产品;相比传统服务器架构,它的优势非常明显。超融合基础架构避免了基础设施孤岛,同时简化数据处理逻辑,通过多副本存储达到数据双活效果,具备了内置高效的可扩展性的虚拟化机制,大幅降低采购、部署、管理和运维成本。

超融合产品销售模式比较多的有一体机方式纯软方式。按2016年中国云管理平台市场各品牌竞争力分析,新华三、华为、浪潮是目前中国云管理平台市场中处于领先位置的厂商;但是这几家都是绑定硬件,形成捆绑销售。纯软件交付的,据我所知,国内只有云宏超融合;云宏的超融合产品两种方式都支持。超融合的云桌面交付技术,可通过单一解决方案满足各种要求,IT部门能够交付各种虚拟桌面,每种桌面都可专门定制,可满足每位用户的性能、安全性和灵活性要求,是时下流行高效的产品与服务一体的企业云解决方案。

超融合架构比起传统架构有哪些优势

超融合架构的产生,一方面是存储、CPU等服务器硬件的快速发展后硬件资源使用率不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传统架构在可靠性、性能、可扩展性和易管理性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

1、有效提升可靠性

很多企业用户对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架构有一个常见疑惑:x86 服务器构建的系统可靠吗?虽然 x86 服务器本身存在单点故障,但超融合是以集群方式工作的;而且其核心分布式存储系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利用多副本等技术,构建具备更高可靠性的大规模系统。这些技术都是构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核心。

除此以外,部分厂商都提供了具备数据校验、机架感知、双活、异地备份等特性的企业级存储服务,以及和第三方产品整合的企业级高可用和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2、并发性能大幅提升,I/O 延迟降低

以下以 某厂商软件介绍超融合如何提升性能并降低访问延迟。

其中,分布式架构提升了系统整体的聚合性能;SSD 缓存机制提升了单节点访问性能;I/O 本地化机制是超融合部署模式下才具备的优势,可以进一步降低访问延迟。需要注意的是,I/O 本地化主要是部分厂商支持,基于 Ceph 等开源产品构建的超融合是不能支持的。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由于双控成为瓶颈,HP 3PAR 8440 在 8 块 SSD 基本已经到达最大性能,但该读写性能仅使用 4 个 SmartX 超融合节点即可达到。

3、可扩展性大幅提升

如前所述,超融合的核心分布式存储相对于传统存储在可扩展性上有了本质的提升。其中,异构节点支持需要和厂商确认,少数厂商可以支持,但很多厂商不提供此类支持。

4、运维难度大幅降低

针对运维难度,我们可以针对整个运维的周期进行两种架构的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超融合在整个产品运维周期中,不仅大量操作被自动化、运维简单,而且时间短、效率高,可以有效降低人员要求,将 IT 人员解放出来着手更创新的工作。

5、采购成本和总拥有成本的降低

在客户最关注的成本方面,服务器 + 超融合软件(或超融合一体机)的采购成本,相比服务器加传统中高端存储,已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除了采购成本,超融合在总拥有成本上有更大的优势。

46页电子书推荐:一文读懂超融合:超融合架构从入门到选型落地常见问题合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便宜VPS网 » 超融合服务器与传统服务器的区别(超融合服务器三大品牌)